8月的德国杜伊斯堡多赢策略,阳光和煦,微风轻拂。DIT场站内,货车穿梭,吊车挪转,每周超过百列的中欧班列在此编组,不同颜色的集装箱堆积如山,将场站装点得五彩斑斓。这般繁忙兴旺的景象,几乎每日都在这里上演。
2011年3月19日,重庆率先开通了首趟渝新欧班列,开创了我国中欧班列的先河,而其选择的目的地,正是德国杜伊斯堡。一列列重庆本地制造的IT产品、显示器、打印机等货物,搭乘着火车班列,穿越欧亚大陆抵达欧洲。由此,一场改变亚欧大陆贸易格局的“钢铁驼队”之旅正式拉开帷幕。
多赢策略
2017年,渝新欧整体收购了位于德国杜伊斯堡港区的仓库,打造行业内首个拥有境外自主产权的海外仓,不仅有效增强班列配套服务能力,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运输需求,更成为渝新欧服务亚欧两大经济体在经贸发展上实现的增长极。
随着一列列满载希望的中欧班列不断驶来,杜伊斯堡也完成了从“钢铁锈带”到“物流心脏”的蝶变升级。如今,它以中欧班列重要枢纽的新身份多赢策略,见证了中德两国在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的深度合作,更谱写了一座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的转型史诗。
今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,渝新欧开行频次从最初的“月开1列”发展到如今的“日超10列”,线路范围从“单线突进”拓展为“四向通达”,货物品类从“IT独秀”丰富至“包罗万象”……截至目前,重庆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.8万列,运输货值近6000亿元,不断助推中欧经贸合作走实走深。
杜伊斯堡港口集团董事拉尔斯·内尼豪斯表示,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有目共睹,现在这条通往更多亚洲国家的新线路,为新的增长奠定了基础,也带来了更多灵活的选择。
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李颜表示,多年来,重庆始终以“先行先试”的魄力,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贡献着“重庆实践”。如今,东盟快班作为中欧班列的延伸,凭借高效快捷、绿色经济、安全稳定三大特点,将搭建起一条贯通欧亚的绿色经贸新通道。
据悉,今年上半年,中欧班列(成渝)累计开行近3000列,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,开行规模继续领跑全国。渝新欧不断丰富通道网络,今年以来,获批中亚班列图定线路并稳定运营,首发中欧班列南通道特快班列,还与土耳其方签署在渝共建“中间走廊国际采购中心”项目,助力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……班列服务不断升级,合作市场越扩越广多赢策略,渝新欧为深化中国与欧盟、东盟国家经贸合作,架起了一座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的“黄金桥梁”,助力各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携手共进、共创辉煌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刘恩贝 唐袁秋)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